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资商情 >

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全国农资打假工作

点击: 时间:2017-03-21 15:02 作者:无繁  来源:第一农经 

  第一农经网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保障消费者权益工作却仍是刻不容缓。每年,全国各地总会爆出各种有关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消息,要保证农业种植的质量,就要解决农资造假的大问题。那么,目前的农资打假工作进展如何呢?相关部门有何政策呢?
农资打假
  1、农资打假工作都涉及哪些农资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也叫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肥料、农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还包括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机械、兽医器械等,这些都属于农资。从这里可以看出,农资打假的范围很广泛,种植业、畜牧业等农资产品投入都在被保护的范围之列。
  2、农资打假工作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6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51万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132万个,整顿市场43.2万个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2亿元。据农业部监测,全国“两杂”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9%、85.8%、94.3% 、96.6%和96.3%,比上年提高0.4、1.6、1.4、0.6和0.1百分点。据中消协统计,农用生产资料投诉量为8647件,占比仅为1.32%。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资打假工作并不是没有成果,只是这个成效还远没有达到农民的预期。
农资打假
  3、农业部门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如何密切配合开展农资打假工作?
  2001年,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农业部作为牵头单位,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纠风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组成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开展全国农资打假工作。按照统一部署、联合办案、定期会商的方式配合打假。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农资打假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9个部委共同签署了《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这是农业领域签署的第一个联合惩戒备忘录,将把诚信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农资打假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这些政策方案的推出,说明国家对农资打假并不是不重视,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资市场杂乱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农资打假
  4、2017年,农业部门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打击假冒伪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
  一是对新闻媒体曝光较多、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多的热点地区,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办理。
  二是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重点打击农村和城乡、省际、县际等区域结合部门店不规范经营,流动商贩无证无照经营,团伙“忽悠”式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强农资展销会、农资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巡查监管。
  三是针对互联网领域,重点打击利用网络销售假劣农资的行为,加大线下涉案企业联合查处力度,严格监控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经营禁用农兽药行为,及时移送涉案线索。
  四是针对农产品特色产区,重点打击在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常用投入品中添加禁限用、未登记农兽药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农资打假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两会专题】2017年全国两会三农聚焦

    【两会专题】2017年全国两会三农

  • 【人物专题】2016年全国十佳农民

    【人物专题】2016年全国十佳农民

  • 【台风专题】台风最新消息2016年|超强台风最新动态

    【台风专题】台风最新消息2016年

  • 【G20杭峰会专题】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G20杭峰会专题】二十国集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