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资商情 >

我国西北地区农膜的回收率达80%以上 逐渐完善农膜回收资源体系

点击: 时间:2018-08-06 13:53 作者:青争儿  来源:第一农经 

  农膜也包括地膜,也就是农用地膜,又称薄膜塑料。中国是个农业种植大国,在农业种植中农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膜主要覆盖在农田中,可以有效的提高低温并且保质土壤的湿润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种子或者是幼苗可以快速的发芽以及生长。农膜是属于很难分解的农业塑料品,如果残留在农田中的地膜不及时回收,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用膜量非常高,治理任务重。
农膜
农膜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廖西元表示,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农膜回收行动,以西北地区为重点,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农膜回收资源化利用体系。
  一是推动出台了地膜新国家标准。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这是一项强制性的标准,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重点实现了“三提高”,提高了地膜厚度、拉伸强度、耐候性能,从源头上保证了地膜的可回收性。
  二是农膜回收水平不断提高。西北地区100个示范县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当季回收率接近80%,甘肃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成立国家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创新联盟,进一步加大了地膜污染治理的产学研协作,地膜回收机具研发取得突破,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农膜
农膜
  廖西元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取得新成效,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一个办法。制定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从农膜生产、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加强农膜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制度保障。二是打造一批示范县。抓好西北地区的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不断加强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设,集中力量、聚焦投入、集成技术、作出样板。三是探索一个机制。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试点,重点抓好四个县的试点工作,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推动将地膜回收与地膜使用成本联动,逐步扩大范围,探索建立基于市场主体的地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四是用好一个监测评价。以100个示范县为重点开展农膜残留监测和考核评价,建立常态化监测评价机制,用监测数据说清楚示范效果,构建工作落实情况,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的鱼|燕子鱼养殖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

  •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羚羊和藏羚羊有啥区别?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

  •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的生活习性介绍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

  •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花椒种植技术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